電 話:135-8498-4787
QQ:319603185
郵箱: cs@key-way.com
地址:蘇州市干將東路178號蘇州自主創新廣場3號樓301室
2022年常熟市科技計劃(農業)項目指南【智為銘略轉發】
一、申報要求
1.項目咨詢單位為常熟市內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事業單位;項目負責人原則上為*一申報單位在職人員,并確保在職期間能夠完成項目。
2.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單位和個人不能申報新的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有常熟科技信用檔案不良記錄的;截至2022年6月,承擔市級及以上科技計劃項目2項以上應結未結的;沒有完成科技統計的。
3.每個企業限報1項后補助。已獲財政支持的相同、相似項目不得申報本計劃后補助項目。
4.本計劃不支持純應用基礎類研究項目。
二、支持方向
1.推進省級農業高新區創建。圍繞常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申報省級農高區建設需要,加快推進農高區核心區建設,重點支持區域內設施農業、智慧生產及生物功能技術的引進和研發以提升農高區核心區產業創新水平。
2.加快構建低碳農業技術發展模式。圍繞農業溫室氣體減排、農業高效低碳、生態固碳增匯多目標協同等技術方向,突出農業農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需求,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3.提高現代種業發展能力。重點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突出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以優質、高效、多抗、有機等為育種目標,加強現代生物育種技術攻關和農業重大新品種選育,培育以地方特色品種開發為主的種業企業,保障種業自主可控。
4.推進科技支撐鄉村振興。按照《常熟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施農業農村現代化工作意見》的要求,重點加快“智慧三農”項目建設和農業機械化進程,著力開展高效種養殖技術、生態循環農業技術、農業信息化技術等關鍵技術的創新與示范,支撐引領我市鄉村振興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三、指南內容
1.農高區創建科技示范工程
N1001數字農業裝備關鍵技術集成應用示范
針對我市設施農業裝備和智能控制等技術需求,以設施蔬菜生產、設施園藝栽培、設施養殖、功能性食品生產等為重點,開展農業智能化、裝備化、信息化等關鍵技術研究,形成適合規模農業高效**智能生產的技術模式,并開展應用示范。
N1002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平臺建設
以建設國、省級星創天地建設為目標,通過集聚、整合區域內科技、信息、資金、管理等現代生產要素,打造一個集聚創業人才、技術集成示范、創業培育孵化、創業人才培訓、科技全要素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性農業科技創新創業支撐平臺。申報單位實施期間要求完成引進創新合作平臺,并建成檢測溯源公共服務平臺、產品展示平臺、信息化服務平臺,新引進創客(企業)5家以上,組建創客導師隊伍不少于5人。
2.碳達峰碳中和科技支撐專項
N2001湖泊、濕地、農田生態固碳增匯技術集成示范
加強湖泊、濕地、農田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及生態系統內在的生態學過程與相互作用機制研究,利用生物量分析和含碳率分析等方法,通過研究常見湖泊、濕地、農田植物的不同種類、不同密度、不同配置模式、不同土壤基質下生態系統碳儲量的變化規律及影響因素,在保障原來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下,研發提高湖泊、濕地、農田固碳增匯關鍵技術體系,并形成一定范圍示范。
N2002畜禽養殖溫室氣體減排與低碳養殖關鍵技術研究
開發低碳飼料、微生物制劑、精準飼喂設備、智能監控設備,研究養殖廢棄物利用控污降碳協同技術等,構建碳氮協同減排種養循環技術體系,建立低碳養殖示范基地。
N2003基于生物多樣性目標的農業**低碳生產關鍵技術研發
針對我市農田系統生態功能弱、資源利用率低、污染風險大、碳排放超標等問題,以提升農田系統生態功能、降低農田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通過農田異質性高效配置生物多樣性,形成農田生物多樣性系統單元,同時在農田系統內通過研究底層雜草的固碳減排技術,配合周年農作物有序配置,整合形成稻田**低碳技術模式,推動我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3.特色種質資源科技示范
N3001地方特色種質資源保護及開發科技示范
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種業自主創新,針對我市糧食作物提質增效**生產的技術需求,加快推進種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通過生物育種等技術方式,以優質、高效、多抗、功能性等為育種目標,選育具有地方特色品種資源進行提純復壯及優化,推進功能性食品品種開發,形成適應規模經營的優質豐產、輕簡高效、**生態的種植新模式,并開展應用示范。
4.鄉村振興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
N4001農業智能化裝備及設施關鍵技術
N4002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關鍵技術
N4003農產品安全風險與質量控制關鍵技術
N4004動物重大疫病、植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
N4005千村美居相關實用成果技術應用
N4006支持幫扶對口支援區域農業技術應用
N4007智慧農業信息化系統集成與示范
四、組織方式與資金支持方式
組織方式按《常熟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操作。鼓勵主報單位聯合科教單位通過產學研合作方式聯合申報,其中省農高區示范工程項目資助經費不超過50萬元,其他項目資助經費不超過15萬元。上述二類項目事業單位(包括涉農研究院)資金支持方式采取直接撥款,企業資金支持方式采取后補助方式,且單個項目的市財政資助金額不超過項目研發投入的40%。
五、其他要求
1.農高區創建科技示范工程申報對象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及示范區建設主體或主建單位委托的建設單位;項目采取定向支持方式,符合條件的單位跟常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進行對接,由常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負責推薦申報,常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聯合支持經費不低于市撥經費。其他項目咨詢對象本市農業企業或農業推廣站所。
2.項目開始時間為2022年7月1日,結束時間為2024年6月30日,育種類項目可延長到2025年6月30日。后補助項目執行周期原則上為2年,*長不超過30個月,本次申報項目的起始時間不早于2020年7月1日。后補助項目立項后先入庫,如需要當年度獲撥經費需要在申報時明確提出,并要求當年度(10月20日)前能完成合同指標并提出驗收。
——————————————————————————————————————————
想要了解更多詳情,請查看蘇州智為銘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172t.cn,智為銘略提供免費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和企業補貼政策申請評估報告,關注智為銘略獲得更多優惠政策。
智為銘略核心產品與服務:軟件著作權登記、商標注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江蘇省新產品新技術鑒定、知識產權貫標、軟件產品登記、軟件企業認定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
[上一個產品:2022年常熟市科技計劃(工業)項目指南【智為銘略轉發】] [下一個產品:關于組織申報2024年昆山市知識產權獎勵項目通知【智為銘略轉發】]